学院青年讲师团成员、农业工程分院2022建筑工程技术本科班艾里那扎尔·热苏力
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学院“汾水连天山·晋昌一家亲”“石榴籽·祖国行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融情实践团成员代表,在此与全院师生交流分享对于此次实践研学活动的所感所悟。首先,请允许我们代表实践团全体成员感谢学院、昌吉州团委、山西省援疆指挥部为我们提供平台、创造机会去领略祖国壮美山河,感悟山西历史文化,促进我们与兄弟高校同学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。我们团队的成员大部分都是来自南疆的学生,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新疆,第一次乘坐飞机,我们内心既激动又期盼,我们将跨越2700多公里与在山西结对的同学实现这场“双向奔赴”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既要做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工作,也要做大量“润物细无声”的事情”。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,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。我想此次“石榴籽·祖国行”活动正是学院大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之一。
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我们是共建中华民族、共享中华文化、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的中坚力量。在今后我们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:
一、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忠实践行者
我们要主动捍卫国家英雄的光辉形象,让英雄成为跨越时空的价值引领者;在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,立场坚定,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抗争,自觉抵御制造民族分裂的荒谬言论。要积极参加学院组织开展的“四互四合十同”、寒暑假社会实践、民族团结联谊、主题团日、交流讲座等系列活动,更加深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,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,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,努力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、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二、争做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动故事的传播者
我们要学习“拾荒老师”潘玉莲32年如一日义务托管、辅导2000余名维吾尔族儿童;“传奇妈妈”阿尼帕·阿力马洪收养4个民族10个孤儿;“党徽大叔”阿布都加帕尔·猛德不求回报帮助游客脱困,游客给钱他亮出党徽说“我不要”的先进事迹,要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 周年为契机,宣传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,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。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、感党恩,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、对中华民族的认同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、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,要以实际行动厚植民族团结“石榴情”根基。
叁、争做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调查研究的先行者
2010年到2023年,山西省累计选派五批800余名援疆干部人才、柔性援疆人才4700多名,他们带着山西人民的深情厚意奔赴新疆。我们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“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,在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,全心全意服务群众,加强实践锻炼,提高服务本领,争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,在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、彰显青春风采、贡献青春力量,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中挺膺担当。